柠檬导航
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

单排喜剧大赛-第1期

收藏下载分享

类型:综艺 / 真人秀 / 大陆综艺地区:大陆年份:2024

导演:董欣(总导演)

演员:阎鹤祥 / 陈宥维 / 郭德纲 / 朱丹 / 徐志胜

剧情亮点

国内首档单人喜剧排位赛,非定义、无边界、重个性的新型喜剧形态,节目涵盖了单人漫才、翻板喜剧、单口相声、黑灯喜剧、独角戏等多种全新喜剧形式,通过 300 天 + 的线下训练营及全国性线下多城挑战赛,从中

留言评论

网友评论

  • 来自网友【娱娱鱼】的评论 《单排喜剧大赛》第五期(上)。根据内容、梗、好笑度、代入感、技巧、表演。满分100。1.《烂梗秀》大理烂梗王赵晓晨。谐音梗。拍肾(passion),哈low(低级),大理由(游)。大(理)石,大理(鲤)鱼,大理(礼)花,大理(礼)炮,大理(礼)包,大理(力)水手。植树(知书达理)大理,大理(大力)出奇迹,胡(子)说(吃了)八道(菜),胡(湖)人。八道(霸道)总裁,胡子(狐)和腰(妖),换一个鸡(机)喂(位),喂鸡(未知)的世界。好自喂鸡(为之),志胜(直升)鸡(机),别志胜(吱声),吃饱了称帝(撑滴)。不好笑。但有趣。内容中下,没有难度,只有灵机一动。代入感一般,没有技巧,表演尚可。最多50分。2.《月亮之上》姚尧。自身条件优秀,长得像林黛玉、观音、嫦娥……总而言之,古装扮相美。内容独一无二,暂时来看,在喜剧界,她的作品,别人模仿和替代不了。嗓音好听,唱歌很棒。吃兔头,下头。把你(兔)的家人们,送给我(主播)的家人们。没库存,没家人,给死“绝”了。产品上线前铺垫的故事都毫无违和感,还能承上启下。我的家人没有兔头,她的家人没有黑头。其实,我感觉这个作品应该算是升番作品,毕竟去了月球,cue了黛玉直播间(她上一个作品)。加入玉兔、猪八戒、过年、嫦娥号火箭等元素。看到她穿上大花马甲唱二人转之时,我乐疯了。不出意外保留了变装环节,这次变装孙尚香,带货加特林。能超越姚尧的只能是她自己。100分。3.《丧失自我》单人偶剧/刘奕斐。讲述演员为了生存,又是改名字,又是炒CP,为了流量好拼。跟丧尸组CP够邪门。说唱这段完全垮掉。不搞笑就煽情,喜剧瞬间变悲剧。讽刺失败。打70分。4.《一场拳赛》滴滴。一人分饰两角,身高180公分的红方和身高90公分的蓝方,表演难度较大。竟还cos了礼仪小姐。里面还有爱情元素,并用到了三十六计,滴滴更是来了一个下腰惊艳全场。变装裁判那一刻让人始料不及。红方、蓝方、裁判,三个身份无缝转换,演员很累,看得过瘾。隐藏剧情,红方和蓝方都是裁判的儿子。比他上一个作品《箱子里的他》好看许多,也更流畅。内容新奇独特,演技非常棒,技巧很牛,装束是道具,也是剧情的一部分,不好笑但感人。93。5.《风》周俚帆。被风欺负是人。刘(流)传风(川枫)这个梗,让人脑壳疼。被风啪啪打脸。斗牛舞都出来了,还出现了红盖头的新娘,关系愈发的浪漫(暧昧)。不是敌人是朋友。66分。6.《香香前传》顿珠。他在《喜剧大会》就模仿过狗狗,已经是驾轻就熟,表演内容也差不多。就是把狗狗拟人化,讨好主人,违背狗心。批判很多领养人中途弃养,引起共情,来煽情一把。反转的点,为了不被领养,故意拆家,伪装成坏狗。狗心难测,狗心向善。作品不好笑。53分。总结,模仿动物是顿珠的强项,这也注定他的作品不好笑。周俚帆的作品充满了反复,无进步。滴滴的进步很大,但不是谁累,谁的作品就好,关键要看内容质量。刘奕斐的得分多亏了木偶。姚尧的作品虽然创作方向大致相同,但内容新意不断,总能给到人惊喜,才艺和技巧也在增加。大理烂梗王的作品就是生搬硬套谐音梗,没有观赏性、技术性,毫无意义,全靠互动维持热度。
  • 来自网友【冷眼看电视】的评论“谢谢熙凤姐姐送来的跑车。”“宝子们见证黛家军凝聚力的时候到了。”起猛了,怎么2025年看见林黛玉直播带货了。冷眼最近又是被短视频安利了一档综艺节目。在喜剧垂类赛道深耕多年的老选手腾讯,继今年引入的前大热脱口秀IP《喜人奇妙夜》后,又在2024年末,上新了一档《单排喜剧大赛》(以下简称《单排》)。节目模式很简单,依然是几十名选手面对评审和观众,展开多轮竞演。票高者晋级,争夺C6名额,而最终获得C6席位的6名优胜者可组成厂牌出道。当前,关于节目的评价褒贬不一,甚至有观众直接吐槽,这档喜剧节目“不好笑”。但在冷眼看完节目后,还是想和大家来聊一聊。依然是喜剧,依然是竞演,在类似的模式下《单排喜剧大赛》却做出了一些独属于自身的“抽象”节目特质,而节目里也有一些值得创作者们去吸收的新角度,目前还没被说到过。当前喜剧还有多少可能性?以前讲到喜剧,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春晚的小品。如今讲到喜剧,大家几乎下意识会想到脱口秀、Sketch。腾讯带火了脱口秀,也开始在Sketch领域尝试突破,两种本来同为小众细分赛道的喜剧形式,被综艺推向了市场的主流。可多年过去了,倒也有了点“喜剧垄断”的意味。就连冷眼也在想,难道能做成节目的喜剧,只有这两种?而另一方面,受脱口秀与Sketch爆火的影响,大家对于喜剧“好笑”的评判标准,也愈发集中在了“有没有梗”、“剧本好不好”两个层级,那么,喜剧的内核,又只有这两个标准吗?因为常年分析节目,本认为已变成喜剧草根学者的冷眼,也是被《单排喜剧大赛》上了一课。作为国内首档聚焦单排喜剧的综艺节目,正如第一期中节目对自身的定义:单排喜剧,就是一个人不限任何形式的喜剧表演。比起已经有了固定套路的脱口秀和Sketch,单排喜剧更注重于选手创作本身和单人表演的可能性。也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,观众们可以看到各类抽象的“喜剧可能”在节目里轮番上阵。魔术和喜剧?声优和喜剧?说唱和喜剧?甚至于唱跳和喜剧?而开篇提到的作品《黛玉播播间》也带来了独属于单排喜剧的一种创作形式。比起脱口秀讲“自己”,Sketch讲“故事”,单排喜剧全程只能由演员一个人完成,那么创作者们就会重点在“角色”上下功夫,让作品里唯一的出场“人物”更加个性化、风格化。《黛玉播播间》中,选手姚尧就是以林黛玉为创作蓝本,在“贾府”搭建了一个直播间,把黛玉,一个典型的古典女性角色,转换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性格。同样是与“薛宝钗”较劲,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只会憋得自己心生郁结,姚尧版的林黛玉则绝不内耗,直骂“孽障”。林黛玉的“敏感孤高”,也在进入“直播间”后烟消云散,带货黄桃时,正应了当下的那句流行语“0帧起手”:上一秒还在用和贾宝玉的CP话题引流,下一秒就帮网友把黄桃的价格砍了下来。节目另一个出圈舞台,是选手曾涵江融合了说唱喜剧的作品《欢迎大家前来就诊》。冷眼看到大量网友在评论区留言:说唱水平不详,但冒犯得确实挺强。选手曾涵江在备采时表示,他是在试图用说唱核心元素“beef”、“冒犯”与喜剧的讽刺性进行结合。而巧合的是,音乐Remix的形式,又恰好能在舞台中将大量的喜剧经典老番融合。一场用老番的“魔法”打败“魔法”,由说唱选手对喜剧行业展开的无差别攻击,点燃了全场,拿到了全票。但诚实来讲,目前也并不是所有创新性的舞台都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冷眼看到,节目的第一个舞台,陈小嘻的声优喜剧作品《赛博评书之擎天柱油改电》,就有网友在弹幕上吐槽,“不够好笑”。但冷眼很喜欢节目里陈小嘻亲友团林海老师的一句话,单排喜剧不同于相声、小品,已经有了足够的文化积淀,单排喜剧作为一个全新的形式,就是需要一个被观众适应、理解的过程。而无论是选手还是节目组,冷眼很欣喜能看到一帮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。喜剧本就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,充满个性,甚至于不断试错的舞台。所以在冷眼看来,无论节目第一次的尝试成功与否,冷眼都很感谢《单排》给到了我们一个去重新思考喜剧的角度,除了“梗”和“剧本”,喜剧的形式本身,还有哪些魅力?让更多喜剧新人走到台前上述,我们聊到了当前主流喜剧节目,对喜剧形式的“固化”。这一段,我们来聊一聊其中的喜剧人。感谢脱口秀、Sketch两大赛道的爆红,让大量的冷门喜剧宝藏人走到了台前。而7年过去了,由脱口秀培养出的1.0时代演员庞博、杨笠、徐志胜早已成为各大综艺的常驻选手,甚至于幕后总导演。而Sketch2.0时代的演员宋木子、土豆、吕严也正在进行影视剧的转型。可对喜剧节目来说,依然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面孔。那么,这些人要从何而来?冷眼昨晚刷朋友圈,刚好刷到了《单排》的一位导演,于是冷眼把问题抛给她:“我们没有相信任何一个选角公司的判断,整个团队大家直接分成了线下演出渠道、线上互联网渠道、喜剧厂牌渠道,还有人专门去整理喜剧综艺的遗珠(具备单人表演能力的)。我们没去设定一套导演组的选角标准,无论是谁,无论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成绩,都是直接进入训练营,拿出第一个自己的单人表演作品,去展演现场见观众。我们十几轮训练营,二十多场展演,应该总计见了几千名观众。”这样完全地去模式化,纯靠内容battle,确实给节目带来了不少新面孔:我们能在节目里看到,非洲贝宁真公主当面凡尔赛;被徐志胜锐评“(他)手上应该晃着一杯香槟”和我们说话的,西格玛绅士风格演员耿嘉唯,用喜剧解构严肃文学;只有两个月训练经验的纯跨界喜剧新人音乐人王澳楠eve,在喜剧表演里,吹起了唢呐和笛子;演员周俚帆化身迷之微笑男孩,在舞台上思考宇宙和地球的关系,花儿为什么这样红;让冷眼印象最深刻的,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百万网红小黑,奔走于观众席、评委席、主持人之间。“取代”郭德纲做评委,反客为主“抢下”主持人的话筒报幕,冲进观众席中评论选手的表演。可谁能想到,他甚至是此前已被淘汰,差点没有上台机会的选手呢?没有座位的他,只能在道具间排练,等所有选手表演完之后,恳求导演们再看一次自己的作品,最终得到了表演的机会。而冷眼更开心的是,这些“新人”们,真的通过节目被更多人关注到了:冷眼重点关注了一下姚尧《林黛玉播播间》的舞台数据,当前舞台已经实现了小红书平台单条视频互动量破20万,抖音平台单条破50万点赞量。而姚尧本人的账号,涨粉超过10万。之前在创造营系列不温不火的选手Amu,也因为舞台的出圈,在抖音上获得了80w点赞。对于这些完完全全的喜剧新人而言,这样的数据表现其实是非常可观的。而这也是冷眼写这篇文章,想让大家再去关注一下单排喜剧的原因之一。正如前文所说,单排喜剧中没有“配合”,它完全需要演员个人去撑起整个舞台。这样的要求,其实就是最好的去筛选这些,有个性、有特色,一下子就能让人记住的喜剧人,最极致的方式。而单排最终给到选手个人的呈现力度与出圈关注度,也将会是群像的喜剧表演无法复刻的。最像短视频的喜剧综艺冷眼是在第四期播出时关注到了《单排》,目前初舞台均已亮相完成,节目赛程已过三分之一。对于冷眼而言,《单排》有让冷眼十分惊喜的点,但节目本身也仍存在一些争议。一是不少人认为节目喜剧+的模式,定位模糊,不容易立刻为其精准匹配到受众;二是由于形式、选手都过新、资历尚浅导致能爆红出圈的舞台当前较少。冷眼也想就这两点聊聊自己的想法:在冷眼看来,关于节目定位模糊的争议,更多要归因于大家太过习惯于垂类的输出了,有时候会模式化地认为,定位清晰是决定节目出圈与否的关键所在。实则不然,缺乏垂类定位不一定是坏事,有节目特质才是要事。冷眼在开篇就强调了,《单排》其实是一个有极强节目特质的节目,就是抽象、发疯。看《单排》的观感,有点像在看短视频,好像你永远都想不到刷到的下一个作品是什么。而除了观感像,《单排》确实也沿袭了当前短视频平台上最时兴的抽象精神状态。什么叫抽象?是时下年轻人最常用的形容词之一,也通常指一种“不正常”的精神状态。再往深了说,就意味着无厘头、荒诞、反常规。近年来爆火的很多东西,就是很多“抽象”的经典范例。比如必须干噎到脖子伸了二里地才能咽下去的希腊酸奶、失去了层次感和内部馅料的压扁可颂、丑猫异形抱枕……越荒诞、越反常规,好像在这个时代,越能得到共鸣。《单排》节目里的喜剧作品正式拥抱了这种抽象趋势。选手卡卡的作品《“渣男”卡卡》里有毫无逻辑、前言不搭后语、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的断片式抽象精神状态;选手刘亚群的作品《手机》里第一次把SSR卡牌搬上了舞台;有时候,你真的没有办法用一个,像脱口秀、Sketch一样的统一评价体系,去解析《单排》的喜剧作品表演。它就是一群有个性的人,去在舞台上肆意的、发疯式地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。它有点在刻意地用“反常规”的惊喜,去破除垂类的限制。就像短视频一样,不断地用“全新”的内容,去刺激你的感官。冷眼想把它定义为,在观众之间需要“同频人”的一个过程,对于观众来说,你get到了就是get到了,没有就"滑过去",开箱下一个品类。而节目的第二个争议点,也确实是冷眼对节目略有遗憾的地方。诚然,节目中的喜剧模式很新。但对于新模式的追求,好像大过了对内容本身的要求。毕竟喜剧竞演类的节目,当下还是要靠作品表演的精彩卡段才能出圈,当作品的内容缺乏极致笑点和深度时,就会让节目失去被讨论、被传播的源动力。最后,冷眼想借用节目中导师阎鹤祥的一句话收尾:“我这半年最大的感受,喜剧最重要的是基因的多样性,跟物种的多样性一样,我在这(个节目)就看到了这个东西,你们这个舞台是最孕育着新喜剧生机的舞台。”冷眼很欣喜,在当下喜剧脱口秀和Sketch分庭抗礼的时候,还能看到有节目敢于去做新的东西,找自己的节目特质,继续突破行业的边界。毕竟,新的形式、新的人、新的态度,永远能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。冷眼语毕,继续等待节目后续的舞台了。
  • 来自网友【娱娱鱼】的评论 《单排喜剧大赛》7~8期。根据内容、梗、好笑度、代入感、技巧、表演六项。满分是100分。1.《说教boy》王傲。这是喊麦喜剧吗?节奏倒是蛮舒服的,不吵耳朵,互动也不尴尬。打56分。2.《西格玛游记》耿嘉唯。上个西格玛,我还没完全get到其中的笑点,这回全部get到,好好笑。他把唐僧改造的很有趣。时尚、不拘一格、随机应变……梗也密集,还都很贴切。喜欢。100分。3.《西格玛舔狗》李征。跟耿嘉唯的互动算是开了个好头。确实在模仿耿嘉唯,但他是油腻版。把舔狗要素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整体很好笑,代入感强。反转是高兴“死”了,打不死的小强。90。4.《别急有反转》王澳楠。开头不是说唱不是喊麦,没弹吉他,半说半唱,这也能算音乐喜剧?谐音梗好牵强。那句“别急有反转”算起到魔性作用。最后的说唱还有点意思。内容尚可。40分。5.《别再追我了》董航。这是演自恋的故事?出场方式很吸睛。拿自己弱点开涮,真豁出去了!他这样的才能算互动喜剧,主要跟镜头互动,观众的互动大多是自发的,凭这点就很厉害。90。6.《魔恋》钢板先森。又拉导师席的人表演。又是一眼假的魔术。说好的单排喜剧光OST不够。跟观众互动嫌不够,跑下台嫌不够,直接把导师请到台上来了。这还是单排喜剧吗?最多20分。1.《外卖》亚群。好像单口相声。快板打得还行。把失恋和自我麻痹演得很好。反转突然。60。2.《别说话了》周俚帆。是讲差生也有长处?还是讲差生习惯了自我安慰?真让老师头大。33。3.《宇宙第一的好朋友》徐不气。将女孩子间不靠谱的友谊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音乐都是一个调。全靠词的衬托,形容的很贴切,都是见色忘友类型。不仅是损友,还是塑料闺蜜。不好笑。37。4.《到此一游》鸡翅。老套路,用多字同音来写词。把地球的工作生活状态给拟月化。强讽刺。讽刺现代人道德感变弱,爱双标,目的性太强,地球人正在摧毁自己的星球…作品后劲大。90。5.《你答应我的》卢超。这个PPT做得好,不让人反感,也不抢演员的戏。给出的观点也有趣。搬出周一围和张若昀来也不违和。结尾处涨了零花钱以为是喜剧,结果变成了悬疑剧。打60分。6.《老北京男团》董航。还是讲追梦的故事。一味的崇洋媚外不可取,弘扬自己文化才是关键。练习生人设也能祖传,哈哈!有说相声的潜质,说唱不错,舞蹈也行,北京话也地道。打100分。7.《喜剧完了》李征。搞笑配音和砸挂导师。全都用郭德纲身上了。真正做到从头到尾都讽刺。原来,单排就是新版《曲苑杂坛》。别出心裁用二人转方式唱赛制,现挂C6的人很成功。100。总结,这两期里,我最爱《喜剧完了》,第二喜欢《西格玛游记》,第三欣赏《老北京男团》。
  • 来自网友【娱娱鱼】的评论 《单排喜剧大赛》第三期观后感。满分100。看内容、梗、好笑度、代入感、技巧、表演。1.《舔》李征。开篇就是谐音梗,舔狗两个字掷地有声。像是自嘲,其实是嘲他。宋江变送浆。这句“不会认错任何一个舔狗,你逃不过我的狗眼”,真的是又好笑又心酸,细琢磨讽刺味拉满了。四六八句层出不穷,比如,骆驼有驼峰,舔狗有李征。特别会互动,你们是我见过最好的观众。不仅能让所有人开心,连话筒都不放过……没想到,他还有备用话筒。竟然还有反转煽情环节。梗密集,内容走心,有感动,有欢乐,有讽刺,有一定的社会意义,代入感强,表演到位。96。2.《糖糖》李大脑门。形体表演为主,有一定难度。凸显“世俗的偏见是座大山”强调“自信的力量”加入选秀元素,卖惨都出来了。变装成唐老鸭那一刻还是很惊艳的。强调不要盲目去模仿别人。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,发挥自己优势。内容滑稽的同时积极向上,技巧表演佳,不好笑。80。3.《金牌小演员》顿珠(升番作品)。跟上个小品有衔接性,就是喜剧中常用的跨作品callback。我一开始get不到作品的主题,是想讽刺人长大了演技没长大?还是想夸赞童心未泯保持“初心”?不过,他模仿三年级小朋友这段,确实神形兼备,非常的像。OS说的都是反话,做作,夸张……为了煽情,毫无科学规律和生活常识。难道是在批评应试教育?之后批评爸爸的转折挺突然的。还好,最后的戏中戏,还是回到致敬妈妈,整个故事的结尾还是回到说教。表演和代入感尚可。不好笑。内容陈旧,虽然立意很高,但内容太过低幼。虽然讽刺明显,但方式过于土气。63分。4.《致对象》李大脑门(升番大作)。还是肢体表演为主,一开始甚至主演都没有台词全靠OS。一会跳舒展的现代舞,一会跳搞怪的滑稽舞。准备了好多道具,都恰到好处的推进了剧情发展。确实有舞功,下腰劈叉都不在话下。还耍了一段剑花。扮丑、煽情、侠气……你想看的她都有。类似于哑剧,因为肢体语言表达太好了。但它不是哑剧,因为中间演员说台词了,关键是有OS。内容棒!仿佛看完一个人的大半生。演技佳,技巧棒,代入感极强,道具好评,一般好笑。98。5.《箱子里的他》滴滴。这是个变装秀吗?关键变得不流畅啊!是故意出状况,故意惹笑观众?还是个一人分饰多角。小舅子、丈母娘、老丈人、小偷、新娘……别人演戏靠脑力,他靠体力。演技真好!换装真搞笑!内容还不错,能看得进去。中等好笑度。好奇“姐夫出来了吗?”78分。6.《187》眉众。相亲的故事。他头脑简单,是个妈宝男。她口味独特,喜欢“看”病,他们绝配。没有自己主见,一味的讨好女方,愈发的没有自我。最后还是被女方拒绝,脱下鞋那刻是高潮。新型说唱喜剧。“讲卫生懂礼貌,一米八七”过于魔性,但也过于枯燥,这不是加强记忆,是偷懒。内容是关于要做真实的自己,不仅是相亲,而是生活的全部,这样才不累。四不像的感觉。70。总结,没有值得满分的作品。创新方面不错。纯语言类,李征最棒。纯肢体类,李大脑门最棒。
  • 来自网友【娱娱鱼】的评论 《单排喜剧大赛》第五期(下)。根据内容、梗、好笑度、代入感、技巧、表演。满分100。1.《炉中的大圣》小白。纯讽刺题材,一点不懂变通的太上老君,托关系走后门的托塔李天王。哪吒有托塔天王给他托塔、托关系、托底。孙悟空没背景,炼丹炉里热得脱衣服、脱毛、脱发。马(码)农,猕猴“桃”。在天庭,没背景,没人脉,就是没有好差事。猴子卖萌撒娇是“擦”边儿。“猴”急,出炉(路),沙(杀)和尚。火眼金睛是专门用来看清妖怪的势力和背景,俗称势利眼。天庭过于刻板,明明可以通过网络几秒钟得到的电子书,非要师徒四人步行十万里去取实体书。变出金箍棒的那一刻太帅了!内容很扎实,层层递进。梗不违和。中等好笑。表演中上。83分。2.《脑子与嘴巴》卢超。拟物化,展现嘴比脑子快的情形。其实,嘴说的都是心里话和大实话。脑子是暗示逢场作戏和言不由衷。cue了向佐和向华强。讽刺领导的虚伪,讽刺职场的尔虞我诈。最终是想讽刺两面派?还是想讽刺职场的不正之风?内容立意是好的,中等好笑,表演好。87。3.升番作品《望父成龙》顿珠。主题是表达爱,孩子对父亲的爱。副主题以反向教育进行反讽。忆苦思甜环节也是反向操作。把父母送往不同的班级,竟然是防止父母谈恋爱,这是变相报复。让父亲感受一回对孩子儿时的“虐待”。体验一把被PUA的无力感。这是逼着父母玩手机当网红。概括,儿时的孩子,被父母逼着学习文化课,被逼着学习琴棋书画,不让玩手机、上网和早恋。父母退休后,被孩子逼着学习玩手机、学习上网和当网红,不允许学琴棋书画。但不让谈恋爱。内容生动感人,好笑度一般,代入感强,演技出神入化,模仿父母当年的语气表情都很像。90。4.《暴走胎儿》小白。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态度,看似天壤之别,其实是一样的,都是无私的爱。台词充分利用了中文同字不同音的特点,利用声调变化和语气变化,来传递表演者的不同情绪。由胎教延伸到大学,其实都是一个道理。不考试的学习全靠自觉,根本看不出学费花得值不值。暗示父母只有自身的素质过硬,才能真的帮到孩子。给宝宝充电(学习的意思),简称充电宝。背乘法表—背(备)胎,DNA都快被逼着崩溃了。被出生时爸爸那句“随意吧,健康就行”打动。立意是好的,讽刺是有的,代入感也不错,表演力度恰到好处,谐音梗不违和,中等好笑。83。总结,小白的两个作品梗都不招人烦,讽刺的内容也都挺犀利,尽量升华。卢超的作品略单调。真心希望顿珠以后少演动物,虽然他有表演优势,但受众面有限,还是要多演一些现实的题材。
本网站所有数据均为互联网采集而来,不存储视频、图片或其他资源。若内容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5天内予以删除。